肝脏,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,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,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,即使部分肝细胞受损,肝脏仍能维持一定的功能,当肝脏出现问题时,我们往往不易察觉,肝不好究竟有哪些症状呢?本文将为您揭秘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症状。
乏力、疲劳
肝脏功能受损时,人体会出现乏力、疲劳的症状,这是因为肝脏在人体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负责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,当肝脏功能下降,能量供应不足,人体自然会出现乏力、疲劳的感觉。
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
肝脏具有调节食欲的作用,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食欲会受到影响,出现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肝脏还参与胆汁的分泌,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当肝脏功能异常时,胆汁分泌减少,也会导致食欲不振。
皮肤和巩膜发黄
肝脏具有代谢胆红素的作用,胆红素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一种,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胆红素代谢受阻,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,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,即黄疸,这是肝功能异常的典型症状之一。
蜘蛛痣和肝掌
蜘蛛痣和肝掌是肝脏功能异常的特异性体征,蜘蛛痣是皮肤上出现的一种红色或紫红色的小血管瘤,中心有一根细小的血管,周围呈放射状分布,肝掌则是手掌大小鱼际处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斑点,这两种症状与肝脏内雌激素代谢紊乱有关。
腹部疼痛
肝脏位于腹部,当肝脏发生病变时,常会引起腹部疼痛,疼痛部位多在右上腹部,呈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,若疼痛剧烈,可能与肝脏炎症、肿瘤或其他病变有关。
皮肤瘙痒
肝脏具有调节体液平衡的作用,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体液平衡失调,可能导致皮肤瘙痒,胆汁分泌减少也会引起皮肤瘙痒。
尿色深黄
肝脏功能异常时,胆红素代谢受阻,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升高,进而使尿液颜色变深,若尿液颜色呈深黄色,可能是肝脏功能异常的信号。
大便颜色变浅
肝脏功能异常时,胆汁分泌减少,胆汁中的胆红素无法进入肠道,导致大便颜色变浅,正常情况下,大便呈黄褐色,若颜色过浅,可能与肝脏功能异常有关。
体重下降
肝脏功能异常时,人体代谢紊乱,可能导致体重下降,若近期无明显原因出现体重下降,需警惕肝脏疾病。
内分泌失调
肝脏功能异常时,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,如月经不调、乳腺增生等。
肝不好时,身体会发出多种信号,若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肝脏功能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,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护肝脏健康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